全国服务热线
400-610-6001

四通新闻 tone inform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建设重庆最大公路物流基地

2017-01-18 15:31:22

    完善现代物流体系,构筑国际物流大通道,提升物流枢纽集散能力,加快建设西部地区国际物流中心。畅通以重庆为枢纽连接欧亚大陆桥和南亚国际物流通道的现代“丝绸之路”,大力发展保税物流,增加“五定”班列(轮)和至欧美等地的国际航线。结合“内客外货”交通枢纽布局调整,建设主城“三基地四港区”、洛碛化工物流园、西部国际涉农物流加工区等国家级物流枢纽,以及市级、地区级物流枢纽节点。建设多层级城市配送网络和农村配送网络,形成长江上游地区最大的城乡整体配送体系。重点发展笔记本电脑、汽车摩托车、能源、机电化工、金属材料、农产品等专业物流。

    “重庆公路物流基地”的主要功能是,“集聚辐射都市轻型工业、五金机电、家居、农产品、精密机床与模具等适应公路物流服务的产业和市场;具有信息服务、仓储配送、转运、货运配载、展示交易等功能。规划控制范围约35.3平方公里,含公路核心功能区、仓储区、物流加工区、市场群。公路货物年设计吞吐能力3亿吨以上。“

    重庆公路物流基地选址巴南区南彭街道和界石镇,是以国家路网在重庆形成的国家级公路节点为依据的,形成重庆物流体系中的综合性枢纽级公路物流基地、西南地区重要陆路物流配送基地和全国物流网络重要节点。通过主城东南环线铁路与渝黔、渝怀铁路连接,实现主城区公铁联运货物的快速集疏。而大型货车主要通过渝湘、二环高速公路集疏货物,以南彭大型立交和界石立交完成节点作用。

    “基地”建设周期为,2010年-2017年;总投资300亿元,基地规划以国际视野、高标准、生态化、可持续发展为要求,结合地形地貌,提高环境规划品质,做到高效、绿色,将以“大产业、大物流、大市场”来营造二环线上物流贸易的“商务新城”。

    重庆公路物流基地围绕发展目标规划建设信息中心、货运配载中心、仓储中心、转运中心、货运中心、货运站场、专业市场、电子产业园综合配套区等9大功能。专业市场将重点发展钢材、五金机电、家居建材、汽车摩托车、二手车、重型机械等商贸流通领域的超级市场,以“现代仓储、展示交易、终端配送”三大功能推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大整合,做现代物流意义上的专业市场。

    “基地”规划的,用于发展大型交易市场和仓储物流区的用地面积为14.5平方公里,总占地20885亩,为重庆最大的专业市场发展用地。初步测算,专业市场的建筑面积达1000万平方米以上,目前已组建三大主流市场集群,即西部家居建材配送大市场、五金机电展示交易物流园和钢材贸易产业园,占地均在1000亩以上,分3-5期,5-7年全部建成;具备吸纳主城传统的各大交易市场进驻的条件和规模。彻底避免“三年一堵、五年一搬”的尴尬,而基地的发展环境则是几十年不落后。

    朝天门迁至迎龙,与“基地”同处于二环节点上,相距约30公里,这两个重庆商贸物流的“巨人”,将影响重庆整个商贸流通业的格局,带领专业市场逐步外移至此的脚步。随着“畅通重庆、宜居重庆”的目标推进,内环以内主城的布局与扩张不断发生变化,大型专业市场将退出内环,进入二环发展时代。家居建材、钢材石材、五金机电等等,这些具有重庆传统优势的商贸流通大市场,亦面临着规模扩大、升级换代,逐步走出内环的历史转变。———这正是重庆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的使然。

    结合不同商品品类的物流特性、进出方向,同时为了促成国家级物流枢纽差异化发展格局,我市按照“政府引导、市场选择、错位发展”的原则,明确了不同基地港区重点发展的批发集散物流类型。比如,铁路物流基地重点集散电子、建筑钢材等货物;公路物流基地重点集散家具、汽摩配件、机电产品、家居建材等货物;白市驿重点集散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大型市场搬迁应当与铁路枢纽“内客外货”调整方案以及国家级物流枢纽建设推进。目前,国家级物流枢纽所在区县和管理机构正在积极主动对接有搬迁调整需求的市场和企业,引导相关商贸物流企业相应积聚。

    从规划定位看,重庆公路物流基地揽括了最重要的、具备重庆传统优势的三大主流专业市场,即家具家居、汽摩整车及配件和五金机电,这三大生活资料市场在内环以内至少涉及到20多个交易市场,其中,50%以上处于重庆传统的老城区、货物批发点和区域组团中心附近。寻求未来的发展空间,实现经营模式向现代物流的更新换代,以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已经成为这三大行业共同关注的焦点。

    建设内容包括:①物流基地基础设施;②建设信息中心、运输中心、仓储配送中心、转运中心、货运站场、展示交易及结算中心;③建设消费品、模具、机电、建材装饰物流及展示交易市场;④建设综合物流管理服务中心,为物流业发展提供现代化的物流信息平台。

    从物资贸易角度看,重庆公路物流基地可分为,铁路专线、配载配送中转、流通加工、供应链仓储、科研基地、批发零售交易以及商务配套等一条龙链条,形成的是一个“综合性的物资贸易大平台”。

    从城市建设的角度看,重庆公路基地可分为,仓储物流区,约14.5平方公里;居住区,约6.93平方公里;商务中心,约2.2平方公里;科研区,约0.38平方公里;低碳物流增值加工区,约3.35平方公里。用地性质涉及物流仓储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住宅用地以及市政绿化用地等,形成的是一个“人口超过20万的城市综合体。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重庆公路物流基地都集聚着强大的投资价值和产业吸附能力,对巴南区的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意义。预计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000亿以上。并在产业模式转型的基础上,5-7年后可达到数千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