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400-610-6001

四通新闻 tone inform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四通新闻 >

连锁经营与配送中心

2017-01-18 17:00:29

一、连锁经营的概念
连锁经营一般是指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若干个企业,以共同进货或授予特权等方式组织起来,共享规模效益的一种组织形式和经营制度。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化大流通最具代表性的商业组织形式,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社会化大生产对大流通提出的客观要求。从世界上第一家连锁公司诞生至今,连锁经营走过了140年的风风雨雨历程,并以其自身独具的“以利而连、以管而锁”的优势,如风卷残云,风靡世界。
连锁经营采取统一店名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服务、统一广告、统一管理及统一核算的经营形式。统一进货、统一配送可降低物流成本,同时防止假冒伪劣商品的进入;统一店名、统一服务、统一广告、统一管理等可扩大企业影响,增强竞争力。无论哪种形式的连锁,都由总部、分店、和配送中心组成。其中配送中心是承担物流专业化的管理机构,它是连锁经营的核心。这是因为连锁经营的集中化、统一化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要靠配送中心来具体实施,通过配送中心的作业活动,不仅可以大的简化门店的活动,从而降低连锁企业的物流费用而且还能实现商品在流通领域的增殖,并向门店提供服务。。它不仅在商流上开创了新的营销渠道,而且对物流体系也进行了彻底的革命,其突出表现在物流中心的建立上。
二 配送中心的概念及其功能要素
物流中心,也称配送中心,它把生产者或批发者供应的产品进行储存、分装,再根据各分店的要求,送货上门。它负责仓储、运输、存货控制、物资搬运和订单等处理活动,把分散的产品实体活动转变为系统的物流活动,缩短了中间流通渠道,使适销对路的产品以适当的批量,在需连锁企业的配送中心是连锁超市连接供货商与销货方的重要桥梁是主要从事物流作业的流通机构,它集商品采购、储存保管、分货配货、加工、包装、送货、装卸搬运、物流信息收集汇总等多项功能于一身,是现代商业物流一个重要承担者。对促进商流、物流的分离,减少商品流转环节、降低成本和进货费用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配送中心的作用
1 掌握流通业的支配能力
物流中心的建立对连锁经营而言,除了降低成本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够掌握流通业的支配力,所谓流通业的支配力,包括从商品计划开始到价格制定的支配权,即有权力向制造商明白地表达以某种价格供应某类商品。
2 达到物流作业经济规模
由物流中心统一批量进货,保证了商品统一的规格、品种和质量;集中送货,选择了经济合理的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从而促进了物流成本的降低。
3 促进业务的发展和扩展
传统的批发仓库通常是零售商上门采购,但一般商店营业时间长,商品周转也快,人力有限,亲自赴仓库采购提货的零售商较少。物流中心解除了分店的后顾之忧,使其专心于连锁店销售额和利润的增长。
4 减少分店库存加快周转
商品的储存和运输功能都由物流中心承担,连锁分店只需根据销售情况向总部或物流中心提出要货计划,所需商品即可马上送达。所以,每个连锁店的库存量很小,只有一天或半天的用量,甚至可达到“零库存”。
四 我国连锁企业发展配送中心的重要性
目前连锁经营作为一种新的流通形式,在我国虽刚起步,但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得到了蓬勃发展迄今约有2000多家连锁企业,但是大多数连锁经营企业配送中心建设明显滞后。在我国配送中心的建设却明显落后于连锁经营的发展,与其称为是连锁经营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之地位是不相称的。由于物流观念的淡薄,大多数连锁企业无法从战略的眼光去看待配送中心在;连锁经营中的重要地位,注重连锁规模的扩大,而对配送中心的投资少之又少。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差距,物流中心一度被误解为连锁店的批发中心、集货中心、运输大队,或者综合仓库。从事连锁经营的企业没有从物流中心的功能上认真研究,因此就没有投入更多的资金去实现其现代化的装备。现有的物流中心,一般都以原来的商品仓库、物流仓库、运输公司、批发站为基础,有的仅保留原有的设备,有的稍作修补,便开始运营了。目前,有不少国内连锁企业没有配送中心这个机构,即使有也是个招牌,设备陈旧,运营效率低,使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无法体现连锁经营的优势,使连锁只停留在表面上或形式上的“连锁”
随着中国入世脚步的临近,国外一些大型连锁商纷纷登陆,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在现代化、高效率的配送中心和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的支持下,跨过连锁企业在中国的扩张速度逐步加快,而且能够做到价格低廉,服务周到。相比之下,配送中心相对滞后的我国我国连锁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我国连锁企业要同国外大型连锁商竞争,必须使连锁经营的规模扩大,发挥连锁经营的规模优势。对连锁经营来说,规模越大,收益越明显,但对配送中心的要求越高。由于我国配送中心的建设跟不上增设连锁店的发展,不得不使连锁点的增加速度放慢,连锁的优势无法发挥出来,物流费用又无法降低,首先在价格上就无法和洋连锁竞争。
在我国发展连锁经营之初,物流中心的建设就没有体现出连锁经营的整体发展思路。在资金不足、技术缺乏的现实条件下,物流中心的投入以应付眼前的连锁规模为前提和标准,或是只做了短期规划。连锁经营的这种近视的决策行为,使物流中心的规模最终制约了连锁经营的发展规模。面对着国外连锁商咄咄逼人的挑战,我国的连锁必须把配送中心建设提高到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角度去看待,积极寻找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逐步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国企业的物流配送之路,否则,中国的连锁业可能会被洋连锁全面击败。

连锁企业在利用有限的资金进行投资时,总是容易为销售额和利润去发展连锁店,而不是用在建立物流中心上,严重影响了其优势的发挥,导致许多连锁店未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物流中心是完成统购分销的中心环节,对物流中心建设的忽视就意味着对连锁经营实质的偏离,很难发挥其规模效益。因此,建立现代化、系统化的物流中心,将是连锁经营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的连锁经营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连锁,形成这种“有名无实”的物流中心,从根本上说是管理思想的滞后所致。物流中心作为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分工的产物,其物流专业性很强,管理物流中心就要用科学系统的管理思想来指导,才能真正出效益。其中采用经济批量的进货方法实现大批量、少批次的进货方式来减少运输费用,就可很好地解决造成库存积压致使费用上升的矛盾,从而平衡二者的花费使总成本最低。但传统的管理方法是部门之间各行其事:物流中心的购、运、存、配各子系统相互独立,各自追求自身效率的提高,最终造成相互利益的冲突;定时定量配送可以降低库存费用,却会使车辆的利用率下降,增加费用;物流中心各子系统机构的重复设置,会增加员工的工资费用;作业管理的不统一又会增加管理费用、降低供货的保证程度等等。各司一职的封闭管理方式,导致协作失调,何谈效益。  。这样的配送效率自然不高,其直接后果就是配送服务水平降低,供货及时性、准确性和经济性都受到影响。而没有机械化设备,只能实行手工分拣、人力搬运、配货与包装也只能较多地使用人工来完成。没有电子计算机,就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来盘点、核算、制单和传递信息。配有电子计算机的,又因为没有开发相应的技术管理软件,不能充分利用,物流信息系统的薄弱,使高效的信息收集、传递和信息处理成为空谈。而在国外连锁业的物流中心已普遍采用了机械化、自动化作业,如美国的立体仓库大部分都建有专业通讯网,货物的存取搬运都利用托盘、货架铲车和吊车,有高速分拣装置和特殊运货车等。

连锁经营的产生基于规模经济的理论基础。只有连锁店达到一定数目和质量时,连锁经营的整体效益才会形成正增长。否则,由于规模经济假设下的低价销售和便利服务,将使连锁经营的成本提高和效益降低。这种不经济的状态,最终要把连锁经营拖入破产或被兼并的行列。国外连锁经营的经验表明,首先要有好的物流基础,要兴建一定规模的物流中心,才能发展正常的连锁经营,从我国连锁经营的实际情况看,连锁店的数目至少在10-15家之间,才能达到收支平衡点。但由于物流中心的建立已跟不上增设连锁店的发展,不得不使连锁店的增加速度放慢。而对连锁经营来说,规模越大,收益越明显,对其配送的要求也越高,对于分散销售的各连锁店,没有一定规模的物流中心,是很难做到统一采购和统一配送的

本文又四通北京物流公司整理,供大家参考。